阿里“HR女神”彭蕾的職場方法論
導讀:彭蕾于1999年加入阿里巴巴,是“阿里十八羅漢”之一,歷年來帶領過市場、服務和HR等部門,打造出了一套獨具阿里特色的電商組織文化體系。我們整理了彭蕾過去20年來的一些公開演講,總結了她的管理心法:
被王夫人數落教訓,也無可回說。見寶釵進來,方得便出來,茫然不知何往,背著手,低頭一面感嘆,一面慢慢的走著, 信步來至廳上。剛轉過屏門,不想對面來了一人正往里走,可巧兒撞了個滿懷。只聽那人喝了一聲" 站住!"寶玉唬了一跳,抬頭一看,不是別人,卻是他父親,不覺的倒抽了一口氣,只得垂手一旁站了。賈政道:"好端端的,你垂頭喪氣も些什么?方才雨村來了要見你,叫你那半天你才出來,既出來了,全無一點慷慨揮灑談吐,仍是葳葳蕤蕤。我看你臉上一團思欲愁悶氣色,這會子又咳聲嘆氣。你那些還不足,還不自在?無故這樣, 卻是為何?"寶玉素日雖是口角伶俐,只是此時一心總為金釧兒感傷,恨不得此時也身亡命殞,跟了金釧兒去。如今見了他父親說這些話,究竟不曾聽見,只是怔呵呵的站著。
賈政見他惶悚, 應對不似往日,原本無氣的,這一來倒生了三分氣。方欲說話,忽有回事人來回:"忠順親王府里有人來,要見老爺。"賈政聽了,心下疑惑,暗暗思忖道:" 素日并不和忠順府來往,為什么今日打發人來?"一面想一面令"快請",急走出來看時,卻是忠順府長史官,忙接進廳上坐了獻茶。未及敘談,那長史官先就說道:"下官此來,并非擅造潭府,皆因奉王命而來,有一件事相求??赐鯛斆嫔?敢煩老大人作主,不但王爺知情,且連下官輩亦感謝不盡。"賈政聽了這話,抓不住頭腦,忙陪笑起身問道:"大人既奉王命而來,不知有何見諭,望大人宣明,學生好遵諭承辦。"那長史官便冷笑道: "也不必承辦,只用大人一句話就完了。我們府里有一個做小旦的琪官,一向好好在府里, 如今竟三五日不見回去,各處去找,又摸不著他的道路,因此各處訪察。這一城內,十停人倒有八停人都說,他近日和銜玉的那位令郎相與甚厚。下官輩等聽了,尊府不比別家,可以擅入索取,因此啟明王爺。王爺亦云:`若是別的戲子呢,一百個也罷了,只是這琪官隨機應答,謹慎老誠,甚合我老人家的心,竟斷斷少不得此人。'故此求老大人轉諭令郎, 請將琪官放回,一則可慰王爺諄諄奉懇,二則下官輩也可免操勞求覓之苦。"說畢,忙打一躬。
賈政聽了這話, 又驚又氣,即命喚寶玉來。寶玉也不知是何原故,忙趕來時,賈政便問: "該死的奴才!你在家不讀書也罷了,怎么又做出這些無法無天的事來!那琪官現是忠順王爺駕前承奉的人, 你是何等草芥,無故引逗他出來,如今禍及于我。"寶玉聽了唬了一跳,忙回道:"實在不知此事。究竟連`琪官'兩個字不知為何物,豈更又加`引逗'二字!"說著便哭了。賈政未及開言,只見那長史官冷笑道:"公子也不必掩飾?;螂[藏在家,或知其下落,早說了出來,我們也少受些辛苦,豈不念公子之德?"寶玉連說不知, "恐是訛傳,也未見得。"那長史官冷笑道:"現有據證,何必還賴?必定當著老大人說了出來, 公子豈不吃虧?既云不知此人,那紅汗巾子怎么到了公子腰里?"寶玉聽了這話,不覺轟去魂魄,目瞪口呆,心下自思:"這話他如何得知!他既連這樣機密事都知道了, 大約別的瞞他不過,不如打發他去了,免的再說出別的事來。"因說道:"大人既知他的底細,如何連他置買房舍這樣大事倒不曉得了?聽得說他如今在東郊離城二十里有個什么紫檀堡,他在那里置了幾畝田地幾間房舍。想是在那里也未可知。"那長史官聽了,笑道:"這樣說,一定是在那里。我且去找一回,若有了便罷,若沒有,還要來請教。"說著,便忙忙的走了。
賈政此時氣的目瞪口歪,一面送那長史官,一面回頭命寶玉"不許動!回來有話問你!"一直送那官員去了。才回身,忽見賈環帶著幾個小廝一陣亂跑。賈政喝令小廝"快打, 快打!"賈環見了他父親,唬的骨軟筋酥,忙低頭站住。賈政便問:"你跑什么?帶著你的那些人都不管你, 不知往那里逛去,由你野馬一般!"喝令叫跟上學的人來。賈環見他父親盛怒, 便乘機說道:"方才原不曾跑,只因從那井邊一過,那井里淹死了一個丫頭,我看見人頭這樣大,身子這樣粗,泡的實在可怕,所以才趕著跑了過來。"賈政聽了驚疑, 問道:"好端端的,誰去跳井?我家從無這樣事情,自祖宗以來,皆是寬柔以待下人。------大約我近年于家務疏懶,自然執事人操克奪之權,致使生出這暴殄輕生的禍患。若外人知道,祖宗顏面何在!"喝令快叫賈璉,賴大,來興。小廝們答應了一聲,方欲叫去, 賈環忙上前拉住賈政的袍襟,貼膝跪下道:"父親不用生氣。此事除太太房里的人, 別人一點也不知道。我聽見我母親說。。。。。。"說到這里,便回頭四顧一看。賈政知意,將眼一看眾小廝,小廝們明白,都往兩邊后面退去。賈環便悄悄說道:"我母親告訴我說,寶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著太太的丫頭金釧兒強奸不遂,打了一頓。那金釧兒便賭氣投井死了。"話未說完,把個賈政氣的面如金紙,大喝"快拿寶玉來!"一面說一面便往里邊書房里去, 喝令"今日再有人勸我,我把這冠帶家私一應交與他與寶玉過去!我免不得做個罪人,把這幾根煩惱鬢毛剃去,尋個干凈去處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眾門客仆從見賈政這個形景,便知又是為寶玉了,一個個都是啖指咬舌,連忙退出。那賈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滿面淚痕,一疊聲"拿寶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門都關上!有人傳信往里頭去,立刻打死!"眾小廝們只得齊聲答應,有幾個來找寶玉。
那寶玉聽見賈政吩咐他"不許動",早知多兇少吉,那里承望賈環又添了許多的話。正在廳上干轉,怎得個人來往里頭去捎信,偏生沒個人,連焙茗也不知在那里。正盼望時, 只見一個老姆姆出來。寶玉如得了珍寶,便趕上來拉他,說道:"快進去告訴:老爺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要緊,要緊!"寶玉一則急了,說話不明白,二則老婆子偏生又聾,竟不曾聽見是什么話,把"要緊"二字只聽作"跳井"二字,便笑道:"跳井讓他跳去,二爺怕什么? "寶玉見是個聾子,便著急道:"你出去叫我的小廝來罷。"那婆子道:"有什么不了的事?老早的完了。太太又賞了衣服,又賞了銀子,怎么不了事的!"
寶玉急的跺腳, 正沒抓尋處,只見賈政的小廝走來,逼著他出去了。賈政一見,眼都紅紫了, 也不暇問他在外流蕩優伶,表贈私物,在家荒疏學業,淫辱母婢等語,只喝令"堵起嘴來,著實打死!"小廝們不敢違拗,只得將寶玉按在凳上,舉起大板打了十來下。賈政猶嫌打輕了,一腳踢開掌板的,自己奪過來,咬著牙狠命蓋了三四十下。眾門客見打的不祥了, 忙上前奪勸。賈政那里肯聽,說道:"你們問問他干的勾當可饒不可饒!素日皆是你們這些人把他釀壞了,到這步田地還來解勸。明日釀到他弒君殺父,你們才不勸不成!"
眾人聽這話不好聽,知道氣急了,忙又退出,只得覓人進去給信。王夫人不敢先回賈母,只得忙穿衣出來,也不顧有人沒人,忙忙趕往書房中來,慌的眾門客小廝等避之不及。王夫人一進房來,賈政更如火上澆油一般,那板子越發下去的又狠又快。按寶玉的兩個小廝忙松了手走開, 寶玉早已動彈不得了。賈政還欲打時,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賈政道:"罷了,罷了!今日必定要氣死我才罷!"王夫人哭道:"寶玉雖然該打,老爺也要自重。況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寶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時不自在了,豈不事大!"賈政冷笑道:"倒休提這話。我養了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訓他一番,又有眾人護持,不如趁今日一發勒死了,以絕將來之患!"說著,便要繩索來勒死。王夫人連忙抱住哭道:"老爺雖然應當管教兒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將五十歲的人, 只有這個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為法,我也不敢深勸。今日越發要他死,豈不是有意絕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繩子來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們娘兒們不敢含怨,到底在陰司里得個依靠。"說畢,爬在寶玉身上大哭起來。賈政聽了此話,不覺長嘆一聲,向椅上坐了,淚如雨下。王夫人抱著寶玉,只見他面白氣弱,底下穿著一條綠紗小衣皆是血漬,禁不住解下汗巾看,由臀至脛,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無一點好處,不覺失聲大哭起來,"苦命的兒嚇!"因哭出"苦命兒"來,忽又想起賈珠來,便叫著賈珠哭道:"若有你活著,便死一百個我也不管了。"此時里面的人聞得王夫人出來,那李宮裁王熙鳳與迎春姊妹早已出來了。王夫人哭著賈珠的名字,別人還可,惟有宮裁禁不住也放聲哭了。賈政聽了,那淚珠更似滾瓜一般滾了下來。
正沒開交處,忽聽丫鬟來說:"老太太來了。"一句話未了,只聽窗外顫巍巍的聲氣說道:"先打死我,再打死他,豈不干凈了!"賈政見他母親來了,又急又痛,連忙迎接出來,只見賈母扶著丫頭,喘吁吁的走來。賈政上前躬身陪笑道:"大暑熱天,母親有何生氣親自走來?有話只該叫了兒子進去吩咐。"賈母聽說,便止住步喘息一回,厲聲說道:"你原來是和我說話!我倒有話吩咐,只是可憐我一生沒養個好兒子,卻教我和誰說去!"賈政聽這話不象,忙跪下含淚說道:"為兒的教訓兒子,也為的是光宗耀祖。母親這話,我做兒的如何禁得起?"賈母聽說,便啐了一口,說道:"我說一句話,你就禁不起,你那樣下死手的板子,難道寶玉就禁得起了?你說教訓兒子是光宗耀祖,當初你父親怎么教訓你來!"說著,不覺就滾下淚來。賈政又陪笑道:"母親也不必傷感,皆是作兒的一時性起,從此以后再不打他了。"賈母便冷笑道: "你也不必和我使性子賭氣的。你的兒子,我也不該管你打不打。我猜著你也厭煩我們娘兒們。不如我們趕早兒離了你,大家干凈!"說著便令人去看轎馬,"我和你太太寶玉立刻回南京去!"家下人只得干答應著。賈母又叫王夫人道:"你也不必哭了。如今寶玉年紀小, 你疼他,他將來長大成人,為官作宰的,也未必想著你是他母親了。你如今倒不要疼他, 只怕將來還少生一口氣呢。"賈政聽說,忙叩頭哭道:"母親如此說,賈政無立足之地。"賈母冷笑道:"你分明使我無立足之地,你反說起你來!只是我們回去了,你心里干凈,看有誰來許你打。"一面說,一面只令快打點行李車轎回去。賈政苦苦叩求認罪。
賈母一面說話,一面又記掛寶玉,忙進來看時,只見今日這頓打不比往日,又是心疼, 又是生氣,也抱著哭個不了。王夫人與鳳姐等解勸了一會,方漸漸的止住。早有丫鬟媳婦等上來,要攙寶玉,鳳姐便罵道:"糊涂東西,也不睜開眼瞧瞧!打的這么個樣兒, 還要攙著走!還不快進去把那藤屜子春凳抬出來呢。"眾人聽說連忙進去,果然抬出春凳來,將寶玉抬放凳上,隨著賈母王夫人等進去,送至賈母房中。
彼時賈政見賈母氣未全消, 不敢自便,也跟了進去??纯磳氂?果然打重了。再看看王夫人, "兒"一聲,"肉"一聲,"你替珠兒早死了,留著珠兒,免你父親生氣,我也不白操這半世的心了。這會子你倘或有個好歹,丟下我,叫我靠那一個!"數落一場,又哭" 不爭氣的兒"。賈政聽了,也就灰心,自悔不該下毒手打到如此地步。先勸賈母,賈母含淚說道:"你不出去,還在這里做什么!難道于心不足,還要眼看著他死了才去不成!"賈政聽說,方退了出來。
此時薛姨媽同寶釵, 香菱,襲人,史湘云也都在這里。襲人滿心委屈,只不好十分使出來, 見眾人圍著,灌水的灌水,打扇的打扇,自己插不下手去,便越性走出來到二門前, 令小廝們找了焙茗來細問:"方才好端端的,為什么打起來?你也不早來透個信兒! "焙茗急的說:"偏生我沒在跟前,打到半中間我才聽見了。忙打聽原故,卻是為琪官金釧姐姐的事。"襲人道:"老爺怎么得知道的?"焙茗道:"那琪官的事,多半是薛大爺素日吃醋,沒法兒出氣,不知在外頭唆挑了誰來,在老爺跟前下的火。那金釧兒的事是三爺說的,我也是聽見老爺的人說的。"襲人聽了這兩件事都對景,心中也就信了八九分。然后回來,只見眾人都替寶玉療治。調停完備,賈母令"好生抬到他房內去"。眾人答應,七手八腳,忙把寶玉送入怡紅院內自己床上臥好。又亂了半日,眾人漸漸散去,襲人方進前來經心服侍,問他端的。且聽下回分解。
銷茶盡尚逡巡. 欲知目下興衰兆,須問旁觀冷眼人.卻說封肅因聽見公差傳喚,忙出來陪笑啟問.那些人只嚷:“快請出甄爺來!"封肅忙陪笑道:“小人姓封,并不姓甄.只有當日小婿姓甄,今已出家一二年了,不知可是問他?"那些公人道:“我們也不知什么`真'`假',因奉太爺之命來問,他既是你女婿,便帶了你去親見太爺面稟,省得亂跑。”說著,不容封肅多言,大家推擁他去了.封家人個個都驚慌,不知何兆.那天約二更時,只見封肅方回來,歡天喜地.眾人忙問端的.他乃說道:“原來本府新升的太爺姓賈名化,本貫胡州人氏,曾與女婿舊日相交.方才在咱門前過去,因見嬌杏那丫頭買線,所以他只當女婿移住于此.我一一將原故回明,那太爺倒傷感嘆息了一回,又問外孫女兒,我說看燈丟了.太爺說:`不妨,我自使番役務必探訪回來.'說了一回話,臨走倒送了我二兩銀子。”甄家娘子聽了,不免心中傷感.一宿無話.至次日,早有雨村遣人送了兩封銀子,四匹錦緞,答謝甄家娘子,又寄一封密書與封肅,轉托問甄家娘子要那嬌杏作二房.封肅喜的屁滾尿流,巴不得去奉承,便在女兒前一力攛掇成了,乘夜只用一乘小轎,便把嬌杏送進去了.雨村歡喜,自不必說,乃封百金贈封肅,外謝甄家娘子許多物事,令其好生養贍,以待尋訪女兒下落.封肅回家無話.卻說嬌杏這丫鬟,便是那年回顧雨村者.因偶然一顧,便弄出這段事來,亦是自己意料不到之奇緣.誰想他命運兩濟,不承望自到雨村身邊,只一年便生了一子,又半載,雨村嫡妻忽染疾下世,雨村便將他扶側作正室夫人了.正是:偶因一著錯,便為人上人.原來,雨村因那年士隱贈銀之后,他于十六日便起身入都,至大比之期,不料他十分得意,已會了進士,選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府.雖才干優長,未免有些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員皆側目而視.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尋了個空隙,作成一本,參他生情狡猾,擅纂禮儀,大怒,即批革職.該部文書一到,本府官員無不喜悅.那雨村心中雖十分慚恨,卻面上全無一點怨色,仍是嘻笑自若,交代過公事,將歷年做官積的些資本并家小人屬送至原籍,安排妥協,卻是自己擔風袖月,游覽天下勝跡.那日,偶又游至維揚地面,因聞得今歲鹺政點的是林如海.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蘭臺寺大夫,本貫姑蘇人氏,今欽點出為巡鹽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原來這林如海之祖,曾襲過列侯,今到如海,業經五世.起初時,只封襲三世,因當今隆恩盛德,遠邁前代,額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襲了一代;至如海,便從科第出身.雖系鐘鼎之家,卻亦是書香之族.只可惜這林家支庶不盛,子孫有限,雖有幾門,卻與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沒甚親支嫡派的.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個三歲之子,偏又于去歲死了.雖有幾房姬妾,奈他命中無子,亦無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賈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歲.夫妻無子,故愛如珍寶,且又見他聰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讀書識得幾個字,不過假充養子之意,聊解膝下荒涼之嘆.雨村正值偶感風寒,病在旅店,將一月光景方漸愈.一因身體勞倦,二因盤費不繼,也正欲尋個合式之處,暫且歇下.幸有兩個舊友,亦在此境居住,因聞得鹺政欲聘一西賓,雨村便相托友力,謀了進去,且作安身之計.妙在只一個女學生,并兩個伴讀丫鬟,這女學生年又小,身體又極怯弱,工課不限多寡,故十分省力.堪堪又是一載的光陰,誰知女學生之母賈氏夫人一疾而終.女學生侍湯奉藥,守喪盡哀,遂又將辭館別圖.林如海意欲令女守制讀書,故又將他留下.近因女學生哀痛過傷,本自怯弱多病的,觸犯舊癥,遂連日不曾上學.雨村閑居無聊,每當風日晴和,飯后便出來閑步.這日,偶至郭外,意欲賞鑒那村野風光.忽信步至一山環水旋,茂林深竹之處,隱隱的有座廟宇,門巷傾頹,墻垣朽敗,門前有額,題著"智通寺"三字,門旁又有一副舊破的對聯,曰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雨村看了,因想到:“這兩句話,文雖淺近,其意則深.我也曾游過些名山大剎,倒不曾見過這話頭,其中想必有個翻過筋斗來的亦未可知,何不進去試試。”想著走入,只有一個龍鐘老僧在那里煮粥.雨村見了,便不在意.及至問他兩句話,那老僧既聾且昏,齒落舌鈍,所答非所問. 雨村不耐煩,便仍出來,意欲到那村肆中沽飲三杯,以助野趣,于是款步行來.將入肆門,只見座上吃酒之客有一人起身大笑,接了出來,口內說:“奇遇,奇遇。”雨村忙看時,此人是都中在古董行中貿易的號冷子興者,舊日在都相識.雨村最贊這冷子興是個有作為大本領的人,這子興又借雨村斯文之名,故二人說話投機,最相契合.雨村忙笑問道:“老兄何日到此?弟竟不知.今日偶遇,真奇緣也。”子興道:“去年歲底到家,今因還要入都,從此順路找個敝友說一句話,承他之情,留我多住兩日.我也無緊事,且盤桓兩日,待月半時也就起身了.今日敝友有事,我因閑步至此,且歇歇腳,不期這樣巧遇!"一面說,一面讓雨村同席坐了,另整上酒肴來.二人閑談漫飲,敘些別后之事.雨村因問:“近日都中可有新聞沒有?"子興道:“倒沒有什么新聞,倒是老先生你貴同宗家,出了一件小小的異事。”雨村笑道:“弟族中無人在都,何談及此?"子興笑道:“你們同姓,豈非同宗一族?"雨村問是誰家.子興道:“榮國府賈府中,可也玷辱了先生的門楣么?"雨村笑道:“原來是他家.若論起來,寒族人丁卻不少,自東漢賈復以來,支派繁盛,各省皆有,誰逐細考查得來?若論榮國一支,卻是同譜.但他那等榮耀,我們不便去攀扯,至今故越發生疏難認了。”子興嘆道:“老先生休如此說.如今的這寧榮兩門,也都蕭疏了,不比先時的光景。”雨村道:“當日寧榮兩宅的人口也極多,如何就蕭疏了?"冷子興道:“正是,說來也話長。”雨村道:“去歲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覽六朝遺跡,那日進了石頭城,從他老宅門前經過.街東是寧國府,街西是榮國府,二宅相連,竟將大半條街占了.大門前雖冷落無人,隔著圍墻一望,里面廳殿樓閣,也還都崢嶸軒峻,就是后一帶花園子里面樹木山石,也還都有蓊蔚洇潤之氣,那里象個衰敗之家?"冷子興笑道:“虧你是進士出身,原來不通!古人有云:`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如今雖說不及先年那樣興盛,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氣象不同.如今生齒日繁,事務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榮者盡多,運籌謀畫者無一,其日用排場費用,又不能將就省儉,如今外面的架子雖未甚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這還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誰知這樣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如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雨村聽說,也納罕道:“這樣詩禮之家,豈有不善教育之理?別門不知,只說這寧,榮二宅,是最教子有方"子興嘆道:“正說的是這兩門呢.待我告訴你:當日寧國公與榮國公是一母同胞弟兄兩個.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少R,可賀!”乃親斟一斗為賀。雨村因干過,嘆道:“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論時尚之學,晚生也或可去充數沽名,只是目今行囊路費一概無措,神京路遠,非賴賣字撰文即能到者。”士隱不待說完,便道:“兄何不早言。愚每有此心,但每遇兄時,兄并未談及,愚故未敢唐突。今既及此,愚雖不才,‘義利’二字卻還識得。且喜明歲正當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闈一戰,方不負兄之所學也。其盤費馀事,弟自代為處置,亦不枉兄之謬識矣!”當下即命小童進去,速封五十兩白銀,并兩套冬衣。又云:“十九日乃黃道之期,兄可即買舟西上,待雄飛高舉,明冬再晤,豈非大快之事耶!”雨村收了銀衣,不過略謝一語,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談笑。那天已交了三更,二人方散
卻說王夫人喚他母親上來,拿幾件簪環當面賞與, 又吩咐請幾眾僧人念經超度。他母親磕頭謝了出去。
原來寶玉會過雨村回來聽見了,便知金釧兒含羞賭氣自盡,心中早又五內摧傷,進來被王夫人數落教訓,也無可回說。見寶釵進來,方得便出來,茫然不知何往,背著手,低頭一面感嘆,一面慢慢的走著, 信步來至廳上。剛轉過屏門,不想對面來了一人正往里走,可巧兒撞了個滿懷。只聽那人喝了一聲" 站住!"寶玉唬了一跳,抬頭一看,不是別人,卻是他父親,不覺的倒抽了一口氣,只得垂手一旁站了。賈政道:"好端端的,你垂頭喪氣も些什么?方才雨村來了要見你,叫你那半天你才出來,既出來了,全無一點慷慨揮灑談吐,仍是葳葳蕤蕤。我看你臉上一團思欲愁悶氣色,這會子又咳聲嘆氣。你那些還不足,還不自在?無故這樣, 卻是為何?"寶玉素日雖是口角伶俐,只是此時一心總為金釧兒感傷,恨不得此時也身亡命殞,跟了金釧兒去。如今見了他父親說這些話,究竟不曾聽見,只是怔呵呵的站著。
賈政見他惶悚, 應對不似往日,原本無氣的,這一來倒生了三分氣。方欲說話,忽有回事人來回:"忠順親王府里有人來,要見老爺。"賈政聽了,心下疑惑,暗暗思忖道:" 素日并不和忠順府來往,為什么今日打發人來?"一面想一面令"快請",急走出來看時,卻是忠順府長史官,忙接進廳上坐了獻茶。未及敘談,那長史官先就說道:"下官此來,并非擅造潭府,皆因奉王命而來,有一件事相求??赐鯛斆嫔?敢煩老大人作主,不但王爺知情,且連下官輩亦感謝不盡。"賈政聽了這話,抓不住頭腦,忙陪笑起身問道:"大人既奉王命而來,不知有何見諭,望大人宣明,學生好遵諭承辦。"那長史官便冷笑道: "也不必承辦,只用大人一句話就完了。我們府里有一個做小旦的琪官,一向好好在府里, 如今竟三五日不見回去,各處去找,又摸不著他的道路,因此各處訪察。這一城內,十停人倒有八停人都說,他近日和銜玉的那位令郎相與甚厚。下官輩等聽了,尊府不比別家,可以擅入索取,因此啟明王爺。王爺亦云:`若是別的戲子呢,一百個也罷了,只是這琪官隨機應答,謹慎老誠,甚合我老人家的心,竟斷斷少不得此人。'故此求老大人轉諭令郎, 請將琪官放回,一則可慰王爺諄諄奉懇,二則下官輩也可免操勞求覓之苦。"說畢,忙打一躬。
賈政聽了這話, 又驚又氣,即命喚寶玉來。寶玉也不知是何原故,忙趕來時,賈政便問: "該死的奴才!你在家不讀書也罷了,怎么又做出這些無法無天的事來!那琪官現是忠順王爺駕前承奉的人, 你是何等草芥,無故引逗他出來,如今禍及于我。"寶玉聽了唬了一跳,忙回道:"實在不知此事。究竟連`琪官'兩個字不知為何物,豈更又加`引逗'二字!"說著便哭了。賈政未及開言,只見那長史官冷笑道:"公子也不必掩飾?;螂[藏在家,或知其下落,早說了出來,我們也少受些辛苦,豈不念公子之德?"寶玉連說不知, "恐是訛傳,也未見得。"那長史官冷笑道:"現有據證,何必還賴?必定當著老大人說了出來, 公子豈不吃虧?既云不知此人,那紅汗巾子怎么到了公子腰里?"寶玉聽了這話,不覺轟去魂魄,目瞪口呆,心下自思:"這話他如何得知!他既連這樣機密事都知道了, 大約別的瞞他不過,不如打發他去了,免的再說出別的事來。"因說道:"大人既知他的底細,如何連他置買房舍這樣大事倒不曉得了?聽得說他如今在東郊離城二十里有個什么紫檀堡,他在那里置了幾畝田地幾間房舍。想是在那里也未可知。"那長史官聽了,笑道:"這樣說,一定是在那里。我且去找一回,若有了便罷,若沒有,還要來請教。"說著,便忙忙的走了。
賈政此時氣的目瞪口歪,一面送那長史官,一面回頭命寶玉"不許動!回來有話問你!"一直送那官員去了。才回身,忽見賈環帶著幾個小廝一陣亂跑。賈政喝令小廝"快打, 快打!"賈環見了他父親,唬的骨軟筋酥,忙低頭站住。賈政便問:"你跑什么?帶著你的那些人都不管你, 不知往那里逛去,由你野馬一般!"喝令叫跟上學的人來。賈環見他父親盛怒, 便乘機說道:"方才原不曾跑,只因從那井邊一過,那井里淹死了一個丫頭,我看見人頭這樣大,身子這樣粗,泡的實在可怕,所以才趕著跑了過來。"賈政聽了驚疑, 問道:"好端端的,誰去跳井?我家從無這樣事情,自祖宗以來,皆是寬柔以待下人。------大約我近年于家務疏懶,自然執事人操克奪之權,致使生出這暴殄輕生的禍患。若外人知道,祖宗顏面何在!"喝令快叫賈璉,賴大,來興。小廝們答應了一聲,方欲叫去, 賈環忙上前拉住賈政的袍襟,貼膝跪下道:"父親不用生氣。此事除太太房里的人, 別人一點也不知道。我聽見我母親說。。。。。。"說到這里,便回頭四顧一看。賈政知意,將眼一看眾小廝,小廝們明白,都往兩邊后面退去。賈環便悄悄說道:"我母親告訴我說,寶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著太太的丫頭金釧兒強奸不遂,打了一頓。那金釧兒便賭氣投井死了。"話未說完,把個賈政氣的面如金紙,大喝"快拿寶玉來!"一面說一面便往里邊書房里去, 喝令"今日再有人勸我,我把這冠帶家私一應交與他與寶玉過去!我免不得做個罪人,把這幾根煩惱鬢毛剃去,尋個干凈去處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眾門客仆從見賈政這個形景,便知又是為寶玉了,一個個都是啖指咬舌,連忙退出。那賈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滿面淚痕,一疊聲"拿寶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門都關上!有人傳信往里頭去,立刻打死!"眾小廝們只得齊聲答應,有幾個來找寶玉。
那寶玉聽見賈政吩咐他"不許動",早知多兇少吉,那里承望賈環又添了許多的話。正在廳上干轉,怎得個人來往里頭去捎信,偏生沒個人,連焙茗也不知在那里。正盼望時, 只見一個老姆姆出來。寶玉如得了珍寶,便趕上來拉他,說道:"快進去告訴:老爺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要緊,要緊!"寶玉一則急了,說話不明白,二則老婆子偏生又聾,竟不曾聽見是什么話,把"要緊"二字只聽作"跳井"二字,便笑道:"跳井讓他跳去,二爺怕什么? "寶玉見是個聾子,便著急道:"你出去叫我的小廝來罷。"那婆子道:"有什么不了的事?老早的完了。太太又賞了衣服,又賞了銀子,怎么不了事的!"
寶玉急的跺腳, 正沒抓尋處,只見賈政的小廝走來,逼著他出去了。賈政一見,眼都紅紫了, 也不暇問他在外流蕩優伶,表贈私物,在家荒疏學業,淫辱母婢等語,只喝令"堵起嘴來,著實打死!"小廝們不敢違拗,只得將寶玉按在凳上,舉起大板打了十來下。賈政猶嫌打輕了,一腳踢開掌板的,自己奪過來,咬著牙狠命蓋了三四十下。眾門客見打的不祥了, 忙上前奪勸。賈政那里肯聽,說道:"你們問問他干的勾當可饒不可饒!素日皆是你們這些人把他釀壞了,到這步田地還來解勸。明日釀到他弒君殺父,你們才不勸不成!"
眾人聽這話不好聽,知道氣急了,忙又退出,只得覓人進去給信。王夫人不敢先回賈母,只得忙穿衣出來,也不顧有人沒人,忙忙趕往書房中來,慌的眾門客小廝等避之不及。王夫人一進房來,賈政更如火上澆油一般,那板子越發下去的又狠又快。按寶玉的兩個小廝忙松了手走開, 寶玉早已動彈不得了。賈政還欲打時,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賈政道:"罷了,罷了!今日必定要氣死我才罷!"王夫人哭道:"寶玉雖然該打,老爺也要自重。況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寶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時不自在了,豈不事大!"賈政冷笑道:"倒休提這話。我養了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訓他一番,又有眾人護持,不如趁今日一發勒死了,以絕將來之患!"說著,便要繩索來勒死。王夫人連忙抱住哭道:"老爺雖然應當管教兒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將五十歲的人, 只有這個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為法,我也不敢深勸。今日越發要他死,豈不是有意絕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繩子來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們娘兒們不敢含怨,到底在陰司里得個依靠。"說畢,爬在寶玉身上大哭起來。賈政聽了此話,不覺長嘆一聲,向椅上坐了,淚如雨下。王夫人抱著寶玉,只見他面白氣弱,底下穿著一條綠紗小衣皆是血漬,禁不住解下汗巾看,由臀至脛,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無一點好處,不覺失聲大哭起來,"苦命的兒嚇!"因哭出"苦命兒"來,忽又想起賈珠來,便叫著賈珠哭道:"若有你活著,便死一百個我也不管了。"此時里面的人聞得王夫人出來,那李宮裁王熙鳳與迎春姊妹早已出來了。王夫人哭著賈珠的名字,別人還可,惟有宮裁禁不住也放聲哭了。賈政聽了,那淚珠更似滾瓜一般滾了下來。
正沒開交處,忽聽丫鬟來說:"老太太來了。"一句話未了,只聽窗外顫巍巍的聲氣說道:"先打死我,再打死他,豈不干凈了!"賈政見他母親來了,又急又痛,連忙迎接出來,只見賈母扶著丫頭,喘吁吁的走來。賈政上前躬身陪笑道:"大暑熱天,母親有何生氣親自走來?有話只該叫了兒子進去吩咐。"賈母聽說,便止住步喘息一回,厲聲說道:"你原來是和我說話!我倒有話吩咐,只是可憐我一生沒養個好兒子,卻教我和誰說去!"賈政聽這話不象,忙跪下含淚說道:"為兒的教訓兒子,也為的是光宗耀祖。母親這話,我做兒的如何禁得起?"賈母聽說,便啐了一口,說道:"我說一句話,你就禁不起,你那樣下死手的板子,難道寶玉就禁得起了?你說教訓兒子是光宗耀祖,當初你父親怎么教訓你來!"說著,不覺就滾下淚來。賈政又陪笑道:"母親也不必傷感,皆是作兒的一時性起,從此以后再不打他了。"賈母便冷笑道: "你也不必和我使性子賭氣的。你的兒子,我也不該管你打不打。我猜著你也厭煩我們娘兒們。不如我們趕早兒離了你,大家干凈!"說著便令人去看轎馬,"我和你太太寶玉立刻回南京去!"家下人只得干答應著。賈母又叫王夫人道:"你也不必哭了。如今寶玉年紀小, 你疼他,他將來長大成人,為官作宰的,也未必想著你是他母親了。你如今倒不要疼他, 只怕將來還少生一口氣呢。"賈政聽說,忙叩頭哭道:"母親如此說,賈政無立足之地。"賈母冷笑道:"你分明使我無立足之地,你反說起你來!只是我們回去了,你心里干凈,看有誰來許你打。"一面說,一面只令快打點行李車轎回去。賈政苦苦叩求認罪。
賈母一面說話,一面又記掛寶玉,忙進來看時,只見今日這頓打不比往日,又是心疼, 又是生氣,也抱著哭個不了。王夫人與鳳姐等解勸了一會,方漸漸的止住。早有丫鬟媳婦等上來,要攙寶玉,鳳姐便罵道:"糊涂東西,也不睜開眼瞧瞧!打的這么個樣兒, 還要攙著走!還不快進去把那藤屜子春凳抬出來呢。"眾人聽說連忙進去,果然抬出春凳來,將寶玉抬放凳上,隨著賈母王夫人等進去,送至賈母房中。
彼時賈政見賈母氣未全消, 不敢自便,也跟了進去??纯磳氂?果然打重了。再看看王夫人, "兒"一聲,"肉"一聲,"你替珠兒早死了,留著珠兒,免你父親生氣,我也不白操這半世的心了。這會子你倘或有個好歹,丟下我,叫我靠那一個!"數落一場,又哭" 不爭氣的兒"。賈政聽了,也就灰心,自悔不該下毒手打到如此地步。先勸賈母,賈母含淚說道:"你不出去,還在這里做什么!難道于心不足,還要眼看著他死了才去不成!"賈政聽說,方退了出來。
此時薛姨媽同寶釵, 香菱,襲人,史湘云也都在這里。襲人滿心委屈,只不好十分使出來, 見眾人圍著,灌水的灌水,打扇的打扇,自己插不下手去,便越性走出來到二門前, 令小廝們找了焙茗來細問:"方才好端端的,為什么打起來?你也不早來透個信兒! "焙茗急的說:"偏生我沒在跟前,打到半中間我才聽見了。忙打聽原故,卻是為琪官金釧姐姐的事。"襲人道:"老爺怎么得知道的?"焙茗道:"那琪官的事,多半是薛大爺素日吃醋,沒法兒出氣,不知在外頭唆挑了誰來,在老爺跟前下的火。那金釧兒的事是三爺說的,我也是聽見老爺的人說的。"襲人聽了這兩件事都對景,心中也就信了八九分。然后回來,只見眾人都替寶玉療治。調停完備,賈母令"好生抬到他房內去"。眾人答應,七手八腳,忙把寶玉送入怡紅院內自己床上臥好。又亂了半日,眾人漸漸散去,襲人方進前來經心服侍,問他端的。且聽下回分解。
銷茶盡尚逡巡. 欲知目下興衰兆,須問旁觀冷眼人.卻說封肅因聽見公差傳喚,忙出來陪笑啟問.那些人只嚷:“快請出甄爺來!"封肅忙陪笑道:“小人姓封,并不姓甄.只有當日小婿姓甄,今已出家一二年了,不知可是問他?"那些公人道:“我們也不知什么`真'`假',因奉太爺之命來問,他既是你女婿,便帶了你去親見太爺面稟,省得亂跑。”說著,不容封肅多言,大家推擁他去了.封家人個個都驚慌,不知何兆.那天約二更時,只見封肅方回來,歡天喜地.眾人忙問端的.他乃說道:“原來本府新升的太爺姓賈名化,本貫胡州人氏,曾與女婿舊日相交.方才在咱門前過去,因見嬌杏那丫頭買線,所以他只當女婿移住于此.我一一將原故回明,那太爺倒傷感嘆息了一回,又問外孫女兒,我說看燈丟了.太爺說:`不妨,我自使番役務必探訪回來.'說了一回話,臨走倒送了我二兩銀子。”甄家娘子聽了,不免心中傷感.一宿無話.至次日,早有雨村遣人送了兩封銀子,四匹錦緞,答謝甄家娘子,又寄一封密書與封肅,轉托問甄家娘子要那嬌杏作二房.封肅喜的屁滾尿流,巴不得去奉承,便在女兒前一力攛掇成了,乘夜只用一乘小轎,便把嬌杏送進去了.雨村歡喜,自不必說,乃封百金贈封肅,外謝甄家娘子許多物事,令其好生養贍,以待尋訪女兒下落.封肅回家無話.卻說嬌杏這丫鬟,便是那年回顧雨村者.因偶然一顧,便弄出這段事來,亦是自己意料不到之奇緣.誰想他命運兩濟,不承望自到雨村身邊,只一年便生了一子,又半載,雨村嫡妻忽染疾下世,雨村便將他扶側作正室夫人了.正是:偶因一著錯,便為人上人.原來,雨村因那年士隱贈銀之后,他于十六日便起身入都,至大比之期,不料他十分得意,已會了進士,選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府.雖才干優長,未免有些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員皆側目而視.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尋了個空隙,作成一本,參他生情狡猾,擅纂禮儀,大怒,即批革職.該部文書一到,本府官員無不喜悅.那雨村心中雖十分慚恨,卻面上全無一點怨色,仍是嘻笑自若,交代過公事,將歷年做官積的些資本并家小人屬送至原籍,安排妥協,卻是自己擔風袖月,游覽天下勝跡.那日,偶又游至維揚地面,因聞得今歲鹺政點的是林如海.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蘭臺寺大夫,本貫姑蘇人氏,今欽點出為巡鹽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原來這林如海之祖,曾襲過列侯,今到如海,業經五世.起初時,只封襲三世,因當今隆恩盛德,遠邁前代,額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襲了一代;至如海,便從科第出身.雖系鐘鼎之家,卻亦是書香之族.只可惜這林家支庶不盛,子孫有限,雖有幾門,卻與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沒甚親支嫡派的.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個三歲之子,偏又于去歲死了.雖有幾房姬妾,奈他命中無子,亦無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賈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歲.夫妻無子,故愛如珍寶,且又見他聰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讀書識得幾個字,不過假充養子之意,聊解膝下荒涼之嘆.雨村正值偶感風寒,病在旅店,將一月光景方漸愈.一因身體勞倦,二因盤費不繼,也正欲尋個合式之處,暫且歇下.幸有兩個舊友,亦在此境居住,因聞得鹺政欲聘一西賓,雨村便相托友力,謀了進去,且作安身之計.妙在只一個女學生,并兩個伴讀丫鬟,這女學生年又小,身體又極怯弱,工課不限多寡,故十分省力.堪堪又是一載的光陰,誰知女學生之母賈氏夫人一疾而終.女學生侍湯奉藥,守喪盡哀,遂又將辭館別圖.林如海意欲令女守制讀書,故又將他留下.近因女學生哀痛過傷,本自怯弱多病的,觸犯舊癥,遂連日不曾上學.雨村閑居無聊,每當風日晴和,飯后便出來閑步.這日,偶至郭外,意欲賞鑒那村野風光.忽信步至一山環水旋,茂林深竹之處,隱隱的有座廟宇,門巷傾頹,墻垣朽敗,門前有額,題著"智通寺"三字,門旁又有一副舊破的對聯,曰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雨村看了,因想到:“這兩句話,文雖淺近,其意則深.我也曾游過些名山大剎,倒不曾見過這話頭,其中想必有個翻過筋斗來的亦未可知,何不進去試試。”想著走入,只有一個龍鐘老僧在那里煮粥.雨村見了,便不在意.及至問他兩句話,那老僧既聾且昏,齒落舌鈍,所答非所問. 雨村不耐煩,便仍出來,意欲到那村肆中沽飲三杯,以助野趣,于是款步行來.將入肆門,只見座上吃酒之客有一人起身大笑,接了出來,口內說:“奇遇,奇遇。”雨村忙看時,此人是都中在古董行中貿易的號冷子興者,舊日在都相識.雨村最贊這冷子興是個有作為大本領的人,這子興又借雨村斯文之名,故二人說話投機,最相契合.雨村忙笑問道:“老兄何日到此?弟竟不知.今日偶遇,真奇緣也。”子興道:“去年歲底到家,今因還要入都,從此順路找個敝友說一句話,承他之情,留我多住兩日.我也無緊事,且盤桓兩日,待月半時也就起身了.今日敝友有事,我因閑步至此,且歇歇腳,不期這樣巧遇!"一面說,一面讓雨村同席坐了,另整上酒肴來.二人閑談漫飲,敘些別后之事.雨村因問:“近日都中可有新聞沒有?"子興道:“倒沒有什么新聞,倒是老先生你貴同宗家,出了一件小小的異事。”雨村笑道:“弟族中無人在都,何談及此?"子興笑道:“你們同姓,豈非同宗一族?"雨村問是誰家.子興道:“榮國府賈府中,可也玷辱了先生的門楣么?"雨村笑道:“原來是他家.若論起來,寒族人丁卻不少,自東漢賈復以來,支派繁盛,各省皆有,誰逐細考查得來?若論榮國一支,卻是同譜.但他那等榮耀,我們不便去攀扯,至今故越發生疏難認了。”子興嘆道:“老先生休如此說.如今的這寧榮兩門,也都蕭疏了,不比先時的光景。”雨村道:“當日寧榮兩宅的人口也極多,如何就蕭疏了?"冷子興道:“正是,說來也話長。”雨村道:“去歲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覽六朝遺跡,那日進了石頭城,從他老宅門前經過.街東是寧國府,街西是榮國府,二宅相連,竟將大半條街占了.大門前雖冷落無人,隔著圍墻一望,里面廳殿樓閣,也還都崢嶸軒峻,就是后一帶花園子里面樹木山石,也還都有蓊蔚洇潤之氣,那里象個衰敗之家?"冷子興笑道:“虧你是進士出身,原來不通!古人有云:`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如今雖說不及先年那樣興盛,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氣象不同.如今生齒日繁,事務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榮者盡多,運籌謀畫者無一,其日用排場費用,又不能將就省儉,如今外面的架子雖未甚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這還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誰知這樣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如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雨村聽說,也納罕道:“這樣詩禮之家,豈有不善教育之理?別門不知,只說這寧,榮二宅,是最教子有方"子興嘆道:“正說的是這兩門呢.待我告訴你:當日寧國公與榮國公是一母同胞弟兄兩個.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少R,可賀!”乃親斟一斗為賀。雨村因干過,嘆道:“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論時尚之學,晚生也或可去充數沽名,只是目今行囊路費一概無措,神京路遠,非賴賣字撰文即能到者。”士隱不待說完,便道:“兄何不早言。愚每有此心,但每遇兄時,兄并未談及,愚故未敢唐突。今既及此,愚雖不才,‘義利’二字卻還識得。且喜明歲正當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闈一戰,方不負兄之所學也。其盤費馀事,弟自代為處置,亦不枉兄之謬識
矣!”當下即命小童進去,速封五十兩白銀,并兩套冬衣。又云:“十九日乃
1995年5月,一位叫孫彤宇的銷售,跑進了馬云剛創業的公司,在湖畔花園辦公地拉廣告,然后就被吃了閉門羹。一年后,馬云從一堆名片里看到了這位叫孫彤宇的銷售,然后把他拉進了自己的團隊。孫彤宇有一位做老師的女朋友,在浙江財經學院任教。有一次他的女朋友去湖畔花園找孫彤宇,結果也被馬云帶進了自己的團隊。進入馬云團隊,每個月只領500元工資的彭蕾,一口氣在阿里做了10年HR,挖掘了阿里內部眾多良將,一手打造了阿里價值體系:彭蕾依靠以及出色的管理力和領導力,一口氣把螞蟻金服的估值做到了1000億美元(6300億元)。在阿里,彭蕾被稱為 「馬云最信任的女人」、「阿里一姐」等稱號。
從一名教師,一步步做到集團的二把手,彭蕾的原則只有一個:無論馬云的決定是什么,我的任務只有一個:幫助這個決定,成為最正確的決定。2010年阿里年會,馬云會上開火,大罵支付寶團隊,臺上馬云咆哮道:支付寶你們爛,太爛了,簡直爛到極點。然后馬云就決定,讓原先負責人力資源的彭蕾,去接管支付寶。彭蕾當時是想拒絕的,因為從她記事那天起,她的母親天天都在為錢而焦慮著。彭蕾的母親是在農村信用社工作的,因為文化水平有限,有時記錯賬還會多給別人錢,在農村沒有驗鈔機,有時存錢可能收進假鈔。最怕的就是貸款追不回來,母親就得翻山越嶺、跋山涉水,這一點給童年的彭蕾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長大后彭蕾就發誓,這輩子做什么事都行,就是不跟錢打交道。彭蕾答應了,原先只懂人力資源的她,現在要去接管純技術團隊,只能逼自己硬著頭皮上了。為了快速熟悉業務、熟悉人員,彭蕾在一間擁擠的酒店會議室里,帶領著核心員工,連夜開會,連夜討論,幾個月都不曾休息一天,團隊的人都叫她:不睡女王。接下來,彭蕾又扮演起了支付寶的客服接待人員,傾聽剛入職公司的年輕人對產品的使用意見,然后天天去泡貼吧,逢人就問對支付寶產品的反饋,搜集大量對支付寶產品的看法和建議。一把手沖在最前面,彭蕾帶著團隊沒日沒夜地加班,聽取用戶意見,在解決內部技術問題的同時,也在不斷創造新的可能性,到了2018年3月31日,支付寶全球活躍用戶達8.7億,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服務商。尼采曾經說過:「任何殺不死你的,都會使你更強大?!?/span>這句話放在彭蕾身上,再合適不過了。有記者曾經問彭蕾,她是怎么做到從HR轉型做技術團隊的一把手,彭蕾笑了笑說:其實都是逼出來的。2000年的某一天,阿里的總部來了一位30歲的女士,前來應聘。這位女士應聘的是行政助理的崗位。30歲的她沒啥專業背景,之前的工作履歷也都很一般,面試表現雖然積極向上,但是和公司的期望值有差距,所以只能被淘汰。但是這位女士就是不死心,隔三差五總到公司面試,被拒絕了就當事情沒發生過一樣,一次又一次地來,這事兒被彭蕾知道了,彭蕾看她恒心可嘉,于是就給她了一個小小的機會,讓她先做了前臺。這位前臺入職后,每天都認真負責地完成每一件簡單和瑣碎的事情,從不計較,也從不抱怨,就是不厭其煩地主動思考然后解決問題,這些都被彭蕾看在眼里,僅僅只有一年時間,她就被推薦到行政部主管崗位。之后她又擔任了阿里巴巴集團客服、行政、人力資源等部門的管理工作,她就是現任阿里人力資源一把手(CPO),童文紅。阿里巴巴集團首席人力官(CPO)、菜鳥網絡董事長童文紅彭蕾是重慶萬州人,性格一直比較直爽潑辣,她從來都不相信做事情有啥捷徑有啥快速的辦法,她只相信所有事情都是量變就能產生質變,這一點童文紅也和她很像。她們倆雖然掙著員工的工資,但想著老板的事情,把不可能的事情辦成可能,把偶然的事情做成必然,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完成。你說這樣的員工,老板能不重用嗎?馬云能不給她高薪嗎?2016年,螞蟻金服的一次高級會議,彭蕾在會上發飆。原因是她發現阿里有些同事在工作匯報中只講好的,不講壞的。彭蕾的矛頭直指螞蟻金服的中層干部,她說:現在很多問題出在中層,有的員工為了夢想而來,但因中層管理者而離開,中層管理者是不好做,如果好做要你干什么呢?一個只想聽好話的團隊,一個只會騙自己的團隊就是「皇帝的新裝」,不知道什么時候會死去,我留著你們干嘛?彭蕾曾經在負責人力資源部的時候,透露過自己最看重的KPI指標:核心員工流失率。彭蕾說「什么樣的人來不足以說明你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但是什么樣的人走,一定會折射出你這個公司的問題」。如果一支隊伍中,愿意講實話、愿意干實事的人都走了,那么這個組織就一定出現了大問題,核心員工是公司的優質資產,彭蕾每個月都要看看這些人的流失率。除了核心員工的流失率,彭蕾還要看淘汰率。她說:招人并不能完全說明公司對人才的取舍,你決定讓什么人走,才是你的人才價值觀。你看,彭蕾對于首席人力資源官的解讀是組織內人力資源工作的更高追求目標,而并不是簡單的個人角度看。我們現在很多組織最初的人力資源角色是來自與行政和人事,但大多服務目標是人,而彭蕾的觀點把這個目標提升到了組織高度。在阿里,彭蕾也不斷在強調:HR的工作對象是人,但工作目標應該是組織目標。自1999年加入阿里巴巴以來,彭蕾在公司組織文化、組織管理方面,伴隨其個人在阿里巴巴、小微金服、螞蟻金服等不同歷史階段,因地制宜、因時而異地提出了不同的職場方法論:2010年,在支付寶五周年年會上,彭蕾說:“我要義無反顧,一往無前,和所有的支付寶人一起往前沖。在這個沖的過程當中,我們需要什么?心力、腦力、體力,一個都不能少。
‘心力’是指:每個人心里都要有理想之光,有使命之光,要有互相感應、互相激發的力量,尤其是管理人員。‘腦力’是指:方法、智慧、理性、工具、流程、機制。‘體力’是指:執行力。只有心力、腦力、體力三力均衡,團隊才會有強大的能量。”
(2) “新三力說”:理解客戶需求的能力、團隊內部的協同能力、思辨的執行力。到2014年5月9日的小微金服年會上,彭蕾再次強調了阿里文化和小微金服文化的核心:理解客戶需求的能力、團隊內部的協同能力、思辨的執行力。她認為,對于客戶價值的堅持,包括理解客戶需求的能力,一切要以客戶價值出發;協同能力,指的是整合資源,更有效率地實現客戶價值;思辨的執行力,則是實現真實、完整的客戶價值。到2015年8月,在阿里巴巴合伙人團隊會議上,彭蕾提出:將此前倡導的“平凡人做非凡事”,改為“非凡人以平常心做非凡事”,這是對企業人才衡量標準、組織狀態和工作方式的新解讀——
“非凡事”指的是:創造客戶價值、做有價值、有意義的事。
她認為,對螞蟻金服以及整個阿里巴巴來說,都面臨了業務升級帶來的相應的人才升級問題,在價值的創造和尋找過程中,螞蟻金服需要按照更新、更高的要求,來管理和推動人才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