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從1987年成立以來,總共經歷了四次寒冬,無論是2002年的業務危機,2008年《勞動法》出臺帶來的組織危機,2015年互聯網思維下的客戶危機,2019年美國打壓的市場環境危機,它們都沒有打倒華為,反而讓華為順勢而上,取得了更進一步的發展。這里,我們一起來分享華為后紅利時代的管理法則--危機共存……
作為國內知名的企業之一,華為在無論在手機領域還是在5G領域都取得了驚人成績,但華為的產品還不只于此,現華為還涉及電腦、配件、云服務器等等。面對如此廣闊的市場布局,如何打通數據,更好的實現數據共享是華為正在思考產解決的問題。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簡化企業運營流程,更好的服務客戶,更高效的發展,華為從2017年就開始著力解決“數據孤島”,為全面實現企業數字化而努力?!?
數字化轉型概念近幾年在傳統企業中流傳甚廣,作為以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華為公司也走上了轉型之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華為不僅在全國有較高的知名度,在國際市場也享有盛譽。目前,服務于全球170個國家的華為公司,整個底層數據庫已經相當龐大,怎樣全面實現數字化,簡化工作、管理流程,提高產品生產、企業發展的速度,是華為正面臨的一大問題?!?
21世紀以來,各行業發展更加迅速,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隨處可以,并逐步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做為企業,數字化轉型也刻不容緩。數字化轉型是近幾年傳統行業中的熱門詞匯,數據化轉型一方面是部分企業新的起點,新的機遇,也可能成為企業發展的一大挑戰,甚至是絆腳石,怎樣高效、便捷的實現數字化轉型也是華為曾經思考與面臨的問題之一?!?
大數據是近幾年的熱門詞匯,大數據的應用,加劇了大中小型企業數字化的發展,面對已經悄然到來的全球性數字化革命,華為數字化轉型也迫在眉睫,作為一家30多年歷史,無論在國內還是國際市場都享有盛譽的手機、智能終端、ICT基礎設施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企業,華為也面臨“數據孤島”問題?!?
21世紀人才最貴,企業最重要的還是人才,創業前期,需要大家擰成一股繩,目標一致,企業發展起來之后,怎樣怎樣培養人才,為企業注入更多、更強、更新的血液?怎樣管理人才,防止人才流失?怎樣知人善用,能者居之?都是一個管理者要考慮的問題,在這一點上,我們不得不說,華為的整個人才培養體系與員工管理機制是有待我們分析、學習的?!?
任正非寄語榮耀:做華為全球最強的競爭對手,超越華為,甚至可以喊打倒華為,成為你們一個自我激勵的口號?!?
華為的鐵三角解決問題模式,快速響應,快速解決,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讓發現的問題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贏取更多的時間,也讓華為的發展更加快速,在短短30余年之內發展成為行業標桿,在5G領域更是獨占鰲頭。鐵三角是華為成功的一大因素,華為任人為材,能者居之的人才觀念與服務客戶的思想也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華為的鐵三角優勢讓不少企業家津津樂道,不可否認,華為越走越好的趨勢也與鐵三角優勢密不可分。那么鐵三角優勢到底是指哪些?今天我們就來揭秘華為讓人嘆服的鐵三角優勢?!?
說到企業文化,不少企業的老板十分推崇“狼性文化”,而且將其與華為聯系到一起。在許多人的認識中,華為也是高薪與高工作強度并存,是實行“996”的企業之一?!?